杨婶闻言,目光意味深长,脸上笑眯眯的,和姜萱说话似乎越发热乎了。
来到巷子口,已经挤满了人,吵闹声熙熙攘攘。
两个办事人员被围到最中间,一个拿着大喇叭吆喝,一个抱着厚厚的票证沓子,花花绿绿的,看着挺眼熟。
第一个被点到名字的就是郑西洲。
姜萱慢半拍地走上前,给他们看了粮本副食本,然后接过来十几张熟悉的粮票。
对方看了眼花名册,又瞅着姜萱脸孔陌生,索性问:“你就是姜萱?前两天刚把粮食关系转到解放路的?”
“对。”姜萱点头。
“那就没错,收好了,你的二十一斤粮票。”
姜萱笑了笑,乐得接过自己的粮票份额,还有肉票蛋票白糖红糖票等等,零零总总,居然有二十多项。
最后又领了两张面额三寸的布票,还有两张工业券。
工业券是郑西洲的,姜萱是临时工,压根没得领。
票券按户发放,姜萱第一个领完,第二个就是杨婶一家。
姜萱站在后头,竖起耳朵仔细听。
杨叔有三十二斤的定额粮食,杨婶则是二十一斤,底下的两个孩子,一个初中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