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我的民国生涯 > 正文 第33章 燃烧的火炬
的人,他命令部队车队一定有他的道理,自己这个二把刀最好还是乖乖听人家的命令为好。

    位于南京城正南的中华门是明洪武二年至八年(公元1369--1375)于南唐都城和南宋建康府城南门旧址上拓建而成,据说当年修城门的时候,将富商沈万三家的聚宝盆埋于城门楼下,方才建成,故而始称聚宝门。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改成中华门,城门上的“中华门”三个字,便是由蒋委员长亲笔手书的。

    而中华门的城门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原建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中层为砖石结构,朝内一排7个藏兵洞,下层中间为瓮城甬道,两侧各有3个藏兵洞。二至四道城门为二层结构,上面有木质城楼,下层为砖石结构,因此苏瑞他们入了城门后便可直接进入藏兵洞内躲藏起来。

    苏瑞和一百多名士兵跟随着三零五团的士兵刚进了一个藏兵洞,便听到了外头传来一阵阵轰鸣声,原来是日军的报复性炮火到来了。

    “我的乖乖,小鬼子的炮火来得好快啊!”

    听到外头隆隆的炮声,李逸风也被吓了一跳,听这架势至少有数十们山炮和野炮在同时开火,他们若不是进来得快,恐怕早就被炮火覆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