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简单一些,只有超级大国才有足够的实力建立完善的战争系统,也才有足够的能力在现代化战争中取胜,而实力稍差一点的二流强国,即便倾全国之力,也难以在现代化的系统对抗战争中挑战超级大国。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八月十一日,以色列国防军攻入戈兰高地,率先拿叙利亚开刀。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明智的选择。
通过轰炸,以色列空军有效迟滞了埃及向运河东岸派遣兵力的速度,也就为以色列陆军争取到了击败叙利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戈兰高地的战略价值十分巨大,如果叙利亚军队从这里出发,能在几天之内横扫约旦河谷地区,并且攻入以色列境内,而以色列陆军根本无险可守。如果在与埃及作战的时候,以色列陆军被迫分兵对付从戈兰高地上冲下来的叙利亚装甲部队,以色列就必然战败。
从战略上讲,以色列必须首先击败叙利亚。
只是,以色列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击败叙利亚,更不可能为了击败叙利亚,而不顾埃及的百万大军。
结果就是,以色列国防军在戈兰高地方向上的进攻行动只持续了三天。
八月十四日,以色列陆军开始大转移,即除了一个主力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