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当时顾祝同提出的研究目标非常低。这就是,生产一种更轻便、能耗更低的电子控制元件,取代原本计划用在月球飞船上的真空管控制元件,达到让控制系统减重五十公斤的目的。
在顾祝同看来,如果能用七千六百万华元让月球飞船减重五十公斤,那将非常划算。
事实上,在载人登月工程中,几乎所有技术工程都与减重有关,即尽一切努力减轻整个系统的重量。
要知道,把一公斤的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上,需要花掉大概两万华元。
也就是说,减轻一公斤的载荷,就相当于节约了两万华元。如果是月球飞船的话,这个数字还要番几倍。
真空电子管的小型化已经遇到了技术瓶颈,也就只能在晶体管上下功夫了。
也正是如此,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的时代正式到来。
这七千六百万华元,成为了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的启动资金。
当时,负责研制晶体管控制元件的实验室,实际上只在该项目上花掉了不到一千万华元的科研经费。
也就是说,剩下的六千多万科研经费,并没有用在载人登月项目上。
这笔钱,全部用在了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