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关键领域,以及基础技术上,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技术优势非常大。
事实上,这也正是顾祝同亲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大战就是一场技术革命,很多在战前根本不敢想像、或者说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技术手段,在战争需求的推动下都变成了现实,而且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大幅度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可以想像,这些先进技术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更重要的是,在大战结束之后,这些原本只用在军事领域内的先进技术必然扩展到民用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技术的制高点,谁就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占据先机。
显然,战后的经济发展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实力与国际地位。
正是如此,中国才需要在战争结束之前,尽可能的从各个渠道获得先进技术,掌握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有趣的是,认识到这一点的不是政府官员,而是海军司令冯承乾。
当时,顾祝同肩负着一个非常主要的使命,一个由冯承乾亲自交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