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对手。问题是,陆战队的战场往往过于狭小,特别是在登陆初期,陆战队拥有的很有可能只是狭窄的海滩,因此不可能用数量取胜。很多时候,陆战队得用远少与敌人的火炮去压制敌人的炮兵。这样一来,陆战队需要的就是射速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敌人投掷大量炮弹的速射型火炮。
这些战术需求上的差别,直接决定了火炮的基本特征。
陆军的重炮,一直以“重”著称。当时,陆军的一些重炮重达数十吨,需要安装在重型坦克的底盘上,甚至得安装在装甲列车上。显然,陆战队根本不可能看中这些重炮,陆战队需要的是足够轻的火炮。
也正是如此,在陆军大裁军,军备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陆战队没有向陆军伸手讨要。
到了攻打古巴的时候,陆战队依然没有获得理想的火炮。
事实上,直到大战结束,陆战队都没能拥有一种真正适合陆战队的重炮。在战后,为了减少军费开支,陆战队被迫接受了一些陆军淘汰下来的重炮。当然,这些重炮没有获得在战场上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直到七零年代,陆战队才获得拨款,采购了第一种专门为陆战队研制的重炮。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陆战队缺乏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