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帝国风云 > 正文 第363章 质量缺陷
舰是在大战爆发前建造的,大战爆发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主要建造工作,因此装甲钢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

    当然,即便没有装甲钢的质量问题,“依阿华”级的防护也算不上强大。

    别的不说,“依阿华”级是按照战前的防护标准进行设计的,其主装甲带只要求能够抵挡住十六英寸普通穿甲弹。显然,对战争期间出现的新式穿甲弹,这个防护标准就低得有点离谱了。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连美国海军对“依阿华”级的防护都没有信心。

    主要就是,美国海军自己做过测试,发现“依阿华”级的主装甲带在大部分范围内都无法应付十六英寸新式穿甲弹,更别说中国海军在一年前就已经获得的钨合金穿甲弹与次口径穿甲弹了。

    中国海军在战后做的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在通常交战范围内,就肯定能够打查“依阿华”级的主装甲带,而更先进的次口径穿甲弹几乎能在全射程范围内打穿“依阿华”级的装甲。

    当然,这不仅仅是“依阿华”级的问题。

    包括“南达科他”级的后两艘在内,在一九四二年之后建造完成的美军战舰,几乎都存在装甲钢质量不过关的严重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