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可以说,在民众层面上,就没有人认为战后的俄国应该是一个帝国。
更重要的是,中国当局绝对无法容忍德俄联姻。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够强大的了,如果加上俄国的人口、资源与领土,将毫无疑问的成为世界级强国,在除了工业实力之外的所有领域都超越中国,从而成为战后的世界霸主。
在俄国推行共和制的话,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然,在俄国也有推行共和制的基础。这就是,在布尔什维克政权出现之前,俄国人就试图建立一个民主国家,只是努力并没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布尔什维克通知了二十多年之后,俄国上下对恢复帝制都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广大民众都不想看到沙皇复辟,也就不会支持建立帝国。
只是,俄国的未来,根本就不由俄国人做主。
中德在俄国战后政治体制问题上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了未来数十年间俄国的命运,甚至影响了战后的世界秩序。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战后建立一个完整俄国的梦想落空,这个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的国家被一分为二,在战后出现了两个俄国,即乌拉尔山以东的“俄罗斯帝国”与乌拉尔山以西的“俄罗斯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