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中国海军也至少能够在中太平洋战区投入二十艘以上的小型航母。
在不考虑双方海军舰队的单位作战能力,也就是战斗力的情况下,仅仅以舰队规模、特别是舰队航母的数量做为衡量标准,美军也要到一九四四年底、甚至是一九四五年底才有希望在太平洋战场上反败为胜。
这就是,要到一九四四年底,被美国海军寄予厚望的“埃塞克斯”级航母才能服役,而且要到一九四五年底,其规模效应才能显现出来。按照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到一九四五年底,“埃塞克斯”级的交付量与服役量将分别达到十四艘与十一艘,而中国海军到时候最多只有十七艘舰队航母,其中六艘将是在一九四二年动工建造的“白起”级,双方舰队航母的数量差距将缩小到一个无法对舰队决战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程度,因此美国海军将获得反败为胜的机会。
当然,实际情况也许会更好一些。
这就是,红俄与英国坚持到一九四五年的希望极为渺茫,甚至连坚持到一九四四年都不大可能。如此一来,在一九四五年底之前,中国海军肯定会出兵大西洋,甚至会赶在英国战败之前派遣大西洋远征舰队。道理非常简单,如果在英国战败后才出动远征舰队,在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