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足够让其充当航母的贴身保镖了。
至于防护,更是“乔治五世”级的特色。
有趣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在此之前,一直不太重视防护,有很多将领都认为,火力与速度就是最好的防护。最极端的就是费希尔,在他眼里,速度就是最好的防护手段,不然也不会搞出战列巡洋舰。
当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残酷战斗,让英国皇家海军对防护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只是,在“纳尔逊”级上,这一认识并没得到体现。主要就是,“纳尔逊”级实际上是妥协下的产物。即在“华盛顿条约”签署之前,日本拒绝放弃正在建造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而且宣称这两艘战列舰是由国内民众捐款建造的,如果取消建造工程,会让民众感到十分失望。结果就是,日本获得了建造两艘“长门”级战列舰的权利,而美国海军则获得了完成第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机会,英国皇家海军由此得到的则是建造两艘标准排水量不超过三万吨的战列舰的权利。也正是如此,英国皇家海军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动工建造了两艘“纳尔逊”级。只是,“纳尔逊”级的设计工作是在大战期间进行的,而且对开工时间有极为明确的要求,对排水量也有严格限制,所以并没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