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帝国风云 > 正文 第125章 参战前谈判
策划与鼓动战争的主要负责人,因此中国应该适当的放松对粮食、药品、织物等民用物资的封锁级别,准许中立国向日本运送这些物资。

    问题是,这些物资是“无害”的吗?

    早在一九四零年,中国宣布对日战略封锁之后,就与美国在封锁范围上进行了谈判,并且对粮食、药品等物资的性质做了判断。当时,中国就坚持认为,粮食、药品等物资既是民用物资,也是军事物资,而且在日本的体制下,即在军国主义当权的情况下,这些物资将首先用于军队,而不是平民。

    显然,这种非正式谈判已经不能解决中美间的分歧了。

    四月十五日,罗斯福在国联发出呼吁,提出与中国进行正式的外长级谈判,共同确定日本的未来。

    刘伯恩没有拒绝罗斯福的提议。

    四月十六日,中国外长周仁康就启程前往日内瓦,美国国务卿也在次日启程。

    按照约定,双方将在日内瓦进行正式谈判,而主要问题就是中国的对日战略封锁是否应该持续下去,以及如何界定封锁范围。

    谈判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谈判能够解决问题,那么这场大战就不会爆发了。

    要知道,就在一年多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