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潜艇。
主要就是,提尔皮茨非常清楚,使用潜艇就得放开手脚,不能制订约束条件,也就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对此,冯承乾有着更加清楚的认识。
大战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只有不到三十艘潜艇,而且大多是只能在近海活动的小型潜艇,能够冲出北海的大型潜艇还不到十艘。在一九一四年,这些潜艇主要在北海活动,而且取得了一些战果。比如在比利时战役期间,口艇就在弗兰德斯附近击沉了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巡洋舰。
问题是,这些潜艇并没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九一四年底,提尔皮茨策划过一次潜艇破交作战行动,派遣六艘航程较远的潜艇进入北大西洋。在一个月的战斗中,这六艘潜艇击沉与俘获了三十多艘商船,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战果,但是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最终,只有一艘潜艇回到帝国,另外五艘都在战斗中被击沉,其中三艘是被伪装成商船的战舰、或者是武装商船击沉,还有一艘在返航途中被反潜战舰击沉。
问题不在潜艇,而是在使用潜艇的战术上。
当时,提尔皮茨没有批准无限制潜艇战,要求潜艇在袭击商船的时候浮到海面上,并且给予商船船员撤离的机会,然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