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这还是在冯承乾反复催促之下的结果。
回到帝国海军后,冯承乾就让提尔皮茨加快了“拜仁”级的建造工作。不是他反复催促的话,到战争爆发时,“拜仁”号恐怕连百分之五十的船台工程都无法完成,也就别想在一九一五年下水服役。
问题是,大战爆发后,帝国的各项政策明显偏向陆军。
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海军的地位大幅度降低,直接导致“拜仁”级战列舰的建造进度大大延迟。
为了保证“拜仁”号按期完成,帝国海军不得不减缓了后三艘的建造速度。
即便如此,“拜仁”号也很难在一九一五年初建成服役,最多能做到在一九一五年初开始进行舾装。
从进,“拜仁”号比冯承乾的预期晚了将近一年。
必须承认,提尔皮茨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即跟着英国搞战列巡洋舰,而没有把重点放在更有价值的战列巡洋舰上。
对此,冯承乾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如果“拜仁”级严格按照他制订的进度表建造,那么在这个时候,帝国海军将拥有至关重要的兵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