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舰队一时半会脱不了身,但是杰利科更愿意相信,雷德尔在北海上的积极表现,与公海舰队的支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正是如此,杰利科认为,雷德尔主动撤退,肯定有更大的目的。
稍微冷静一点,杰利科就想到,公海舰队很有可能已经进入北海,说不定即将到达,不然雷德尔不会在与大舰队遭遇之前,放过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的贝蒂,或者说放弃干掉两艘战列巡洋舰的机会。
正是这个担忧,让杰利科做出了撤退的决定。
只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在杰利科决定撤退的时候,他派出去的轻巡洋舰被雷德尔打退了,因此他并不清楚雷德尔那边的情况。
当时,杰利科只能认为,雷德尔将向东航行,在确定摆脱了大舰队之后,再转向南下。
也就是说,杰利科并不知道,希佩尔率领的主力舰队已经到达。
结果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大舰队的撤退速度不是二十节,而是十四节。主要是三艘“柏勒罗丰”级战列舰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大修,锅炉与轮机的状况很不理想,之前已经全速航行了数十个小时,已经无法继续全速航行了。
杰利科这种要打不打,要走又不走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