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在设计的时候充分照顾了冯承乾的需要。经过一个月的审议之后,冯承乾正式批准了该型战舰的建造计划,并且由威廉皇储命名为“拿骚”级。
与冯承乾熟知的“拿骚”级不同,这种采用十二台燃煤锅炉、三台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的战舰只有一根烟囱,三座三联装炮塔以二前一后的方式集中布置在战舰的纵轴上,八座双联装一百五十毫米副炮炮塔则布置在前后舰桥两侧。得益于此,“拿骚”级能在侧舷方向上发挥出百分之百的主炮、与百分之五十的副炮火力,最大限度的缩短了主装甲带的长度,有效提升了防护强度。
相对而言,“拿骚”级最大的问题,在于二号炮塔的位置偏高,导致战舰重心上移,航行稳定性不够理想。
当然,这算不上大问题。
在后期改进的时候,“拿骚”级取消了舰首与舰尾的辅助装甲,在主装甲带外面增加了辅助装甲,还提高了水平装甲的厚度,使吃水深度增加了零点四米,在降低了干舷高度的同时提高了航行稳定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拿骚”级是第一艘“无畏舰”。
虽然受技术限制,“拿骚”级没有采用蒸汽轮机,使用的仍然是高速持续航行能力欠佳的三胀往复式蒸汽机,但是在